财务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金融专栏 > 产融结合

金融业营改增系统改造问题研究

来源: 时间:2016-08-04 【字号:

    2016年5月1日起全面营改增后,中国将成为世界上少有的对金融业征收增值税的国家,所以金融业的营改增一直是关注的焦点。
    营改增的实施将对金融业产生哪些影响?就目前来看,系统的改造、税负的变化及对利润的影响是业内最为关心的话题。
    在系统改造方面,以银行业为例,的确面临着比其他行业更高的改造成本。据了解大型银行及股份制银行在去年2、3月份就启动了营改增的相关工作,而大部分城商行则于去年年末开始启动项目咨询、方案调整及系统建设等一系列准备工作。目前来看,各行推进的进度有所差别,大部分银行的业务准备及系统建设一直在摸索中进行。专家普遍认为,银行业在短时间内要做好系统流程的改造和价税分离难度很大,这是银行业营改增的难点所在。
    “营改增不是简单的税种变化,而是一场将对银行绝大多数主要部门产生重大影响的变革。”毕马威在近期发布的《2015年中国银行业调查报告》中表示,营改增落地实施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往往超出企业的预期,尤其是对于规模庞大、组织结构复杂、业务类型复杂和交易量巨大的大型银行而言,难度前所未有。
    现在一些银行已经花了很多资源、人力在系统和流程的改造上,但短时间内做到价税分离、系统之间的衔接是较难的事情。其他行业的系统改造可能只需修改一个财务系统,但对于银行业来说,即使是一个中型银行,也有20多个系统,这些系统都是联动的,不是改一个就行,单是接口改造工作就涉及很多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数千家金融企业,目前可能只有10%的企业开始了改造系统等准备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金融企业的日常业务工作,金融企业应尽早做好应急方案,若暂时来不及修改系统可手工开票。庞大的系统改造,如自行完成存在困难,就需要第三方专业机构提供支持。金融企业在完成第三方机构招标选型后,供应商会进场,开始做系统的改造,这个过程一般需要2至3个月。系统改造的最佳方案是改造核心系统,但由于时间较为紧张,目前大多方案都是在现有系统外再单独架设一个增值税系统。
    以某银行为例,A是一家大型外资银行,现行的信息系统大致分为前台系统、中台系统、核心系统以及总账系统等。目前除贵金属业务缴纳增值税以外,其它业务收入均缴纳营业税,税务处理也较为简单。但是在增值税体制下,企业的系统需要能够对复杂的业务体系进行梳理,实现交易明细的数据筛选和交易认定,并从增值税角度对一些特殊事项进行处理。为此,第三方机构帮助A银行找到了以下主要的系统改造点,并提出了对应的改造方案:
    一、销项税管理
    1.发票管理。A银行的分支机构分布全国各地,为了实现对发票库存的全流程管理,需要在系统中设置发票的“进销存”管理模块,从而能够准确及时地反映各地在发票领购、分发、耗用、上交等各环节的实际情况。
    2.增值税发票打印。A银行需要实现各网点打印,且不允许跨省开票,因此正确完成税控机的部署十分重要,否则将无法进行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的无差别打印。同时,A银行需要对发票号码段状态进行监控和管理。
    3.增值税发票对账。如果A银行每个网点都能够进行发票打印,则A银行需要在系统层面实现对全网点发票状态的查询与对账功能。
    二、交易认定
    为了在核心系统和众多外围系统中完成交易明细的正确认定,通过交易认定实现正确的价税分离,A银行需要对现有系统进行以业务为导向的梳理。通过对业务类型、是否有特殊事项等信息的匹配,确保银行各业务收入可以按照正确税率完成价税分离,从而根据完整信息进行开票。
    三、系统改造形式
    A银行信息系统复杂,在实施系统改造前考虑了以下两种形式:直接根据银行的需求对系统进行内部改造,这一形式可以满足银行的日常操作及对外报表需求,但需要对银行的系统进行部分改造;为了实现增值税集中管理、满足政策出台的时间性要求,将销项税管理、进项税管理、系统对账、纳税申报、监控预警等功能“打包”成外挂系统进行独立设置——这一形式下,外挂系统功能独立,其整合性和可扩展性较强。
    A银行综合考虑上述情况后,结合自身业务及系统的复杂程度考虑,最终选择了外挂方案加部分内部改造的形式。

    在税负变化方面,业内分析称总体上会持平,但不能一概而论。按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财税[2016]36号),金融服务是指经营金融保险的业务活动,包括贷款服务、直接收费金融服务、保险服务和金融商品转让,增值税率为6%。与税率为5%的营业税相比,税率增加了1%。由于增值税涉及销项税、进项税,具体变化与金融机构的收入结构、业务种类相关,因此最终会有所差异。

    目前来说,很多金融企业在营改增后并没有太多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项目,短时间内也不会购买房产,可能会增加税负。这时营改增的重点就是“拼管理”。以财务公司为例,成本中的非人工成本,即房租、IT设备、办公费用等才涉及能否索取增值税专票的问题,所以如何管理供应商、管理价格、索取增值税专票是关键。只要与成本相关的进项税能高于1%,就能抵消销项税税率增加1%的影响,享受营改增的政策红利。

    在利润影响方面,业内人士认为,营改增对金融业总体利润影响主要取决于进项税抵扣和营改增实施对于系统改造和增加人手管理增值税发票的成本。
    由于增值税为价外税,营改增后,如果不能通过提价等方式实现税负转嫁,按照6%的税率来计算,原来可以确认的100元收入在价税分离之后有5.7元将变为增值税,即计入收入的部分下降5.7%。不过,在购买一些应税服务时,由于可抵扣进项税,在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后计入成本的部分会下降,可是金融业最大的问题就是进项税的抵扣不好确认。不管是券商、银行还是保险,金融业的客户多是个人,个人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后也无法进行抵扣,若企业将销项税全额转嫁到用户身上,无疑增加了个人客户的负担。
    营改增后涉税收入要有所调整,与其他行业相比,银行业涉及的系统改造范围更广,只要涉及收入类的系统,包括利息收入、中间业务收入、同业收入等系统都要涉及改造,成本相对偏高。而具体到每一家银行,由于其业务不同,改造难易程度不一样,系统改造成本也会有所差异。
    营改增后金融企业开具增值税发票的成本会提高,管理难度也会加大。和营业税相比,增值税管理最大的特点是国家通过“金税工程”系统利用覆盖全国税务机关的计算机网络对增值税专用发票和企业增值税纳税状况进行严密监控,是“以票控税”的最为典型税种。而金融业被划为发票核算问题最为突出的领域。据农业银行估算,由于网点多、业务量大,系统改造难度和转换成本很高,营改增后如果在全行两万多个网点布放税控机,并相应增加税务专管人员,大约一次性需要增加投入40亿元左右。据渣打银行(中国)估测,营改增后每月需要给企业开票80万张,按照增值税票单价0.4元核算,为此每月需要多增加发票购买成本32万,并新增40人专门负责开票。

    虽然金融业在税制改革过程中会面临一些暂时的困难和挑战,但我们还是可以预见到金融业改征增值税后,实现了收入价税分离,满足了下游实体企业抵扣进项税金的需要,有利于提升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同时,下游实体企业由于抵扣进项税金而减少了经营成本,有利于反向改善银行信贷环境,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作者: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