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金融专栏 > 产融结合

利率市场化与新常态下财务公司的创新变革

来源: 时间:2015-08-12 【字号:

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存贷利差的缩小和经营风险的提高正在降低我国金融机构利润增速和提升盈利的不确定性,并且在将来的一段时间内这种影响仍将持续。

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进入全面加速阶段。在经济新常态三期叠加效应和近期央行不对称降息的影响下,银行存贷利差的缩小和经营风险的提高将进一步降低金融机构的利润增速,以及增加其盈利的不确定性。财务公司作为以存贷款为主业的金融机构,利率市场化对其影响与商业银行有类似之处,但作为企业集团内部的非银机构,其特有属性决定了其承受着特有挑战。

一、利率市场化对新常态下财务公司的挑战

利率市场化对财务公司的影响与其他金融机构有类似之处,但作为集团内部非银机构,其特有属性决定了其承受着特有挑战。

(一)存贷利差缩小,单纯依靠利差的盈利模式受到挑战

目前,财务公司主要依靠存贷利差实现利润,利差利润占比甚至达到90%,自2014年11月起,人民银行调控下的不对称降息导致财务公司存贷利差缩小近100个BP。减少利润总额近20%。新常态下,为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问题,不排除央行再次降低贷款基准利率的可能。随着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在其他活期产品的高回报率竞争下,财务公司的负债成本可能提升,双向压缩存贷利差,财务公司盈利能力受到严峻挑战。

(一)业务推向市场,依靠行政保护的资金归集模式不可持续

目前,商业银行采用高息理财等手段吸引存款优质客户。拥有较高融资需求和货币资金的大型优质企业集团是金融机构的重点争夺的对象。财务公司由于不具备发行理财产品的资格,只能按照存款基准利率的浮动上限支付成员单位存款利息,价格竞争力较差。短期内,财务公司只能依靠集团行政力量归集资金,但是这种模式不可持续。由于财务公司产品种类、业务模式、人员结构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市场化程度较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有较大差距,因此面对利率市场化改革,财务公司自身需要进行更大的调整和全面的转型,也需要更长的时间进行布局。

(二)混业多元成趋势,产品单一的业务模式受到挑战

利率市场化后,金融机构混业经营态势更加明显,“金融超市”愈加成为趋势。金融机构通过扩大自身产品种类,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一站式”服务,从而在各类产品和业务的互补中获得协同收益。财务公司受自身定位、人才储备及监管政策的影响,金融产品单一,适应多样化金融需求存在挑战。

(三)经营风险加大,传统的风险管理手段受到挑战

新常态下,经济增速下降、结构转型阵痛和前期政策消化造成经济风险加大。利率市场化本身也会带来金融机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全面上升。相对其他金融机构,财务公司受到的挑战更大:一方面财务公司业务集中在集团内部,无法进行更广泛的风险分散;另一方面财务公司的风险管理相对薄弱。利率市场化后,财务公司在准确评价客户风险、对利率变化的风险进行管理、优化资产配置和负债机构等方面都面临严峻的挑战。

利率市场化在给财务公司经营带来挑战的同时,通过倒逼财务公司经营模式转型,也为其产品、服务、管理上的创新提供了机遇。

二、财务公司通过创新变革应对利率市场化对策

财务公司本质属性,决定了其相对其他金融机构具有资源优势、信息优势和网络优势,同时财务公司功能定位也决定了其相对的规模劣势、人才劣势和制度劣势。财务公司应积极进行创新变革,提升自身竞争力,探索建立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一)建立市场化的风险资产定价体系,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财务公司经营风险的提高要求财务公司必须抓紧建立起一套市场化风险资产定价体系,完善定价管理机制,配套风险控制指标和管理应急预案,有限避免由于市场利率波动或其他多元资产价格波动带来的损失。目前,财务公司的资产定价方法较粗略且偏静态,利率市场化要求定价的差异化和动态化。财务公司应以大数据技术为依托,一方面使用海量历史数据对定价模型进行校准,另一方面利用实时、完整的数据进行日常监控和预判,提升精细化风险管理水平。

(二)创新产品服务种类,构建多元化盈利模式

财务公司应以价值创造为核心,通过产品,服务多元化,创新盈利模式,实现收入多元化。产品、服务多元化是财务公司获得多元化收入,争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财务公司产品应从单一贷款向贷款、证券投资、中间业务三者并重转变,转而促使收入模式由单一利差转向利差收入、价差收入和增值服务并重转变。

贷款方面,发挥财务公司具有产业背景和资源的竞争优势,沿集团产业链延伸自身金融服务链,基于集团公司不同的产业模块及链条,设计并提供一系列的金融组合方案,最终成为真正的产业银行、产业金融专家。一方面,通过票据贴现等创新业务将金融链扩展到集团外的产业链上下游客户,服务集团内部企业;另一方面,与外部金融机构合作,整合外部资源,为集团产业链的扩张提供外部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投融资便利。

证券投资方面,财务公司应充分利用其资本市场牌照,适度参与资本市场投资,优化配置信贷资产外的其他资产,形成多样化“资产池”。

中间业务方面,一是开展投融资专业咨询服务、资产管理服务,与银行及券商合作为集团及成员单位设定专属融资计划等投行业务;二是以发展成熟的结算平台为基础,开发运行其他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依托的中间业务平台,并探索这些创新中间业务的收费模式,如第三方支付、网络征信、数据挖掘等。

(三)配置多元化负债,为稳健经营奠定基础

负债多元化不仅是财务公司增加资金来源、提高收益的主要途径,也是风险控制的必要手段。目前,财务公司的负债以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活期存款为主,负债期限短且波动大,不利于资金的长期运作和流动性管理。财务公司需合理配合配置存款以外的负债:一方面加强与商业银行合作,充分利用拆借额度,辅助配置质押性质好的债券适时质押,平滑资金短期波动;一方面审慎经营、不踩红线,争取中长期金融债的发行,争取长期稳定资金来源。

同时,在本轮金融资产证券化的浪潮推动下,做好自身既是出售人又是发行人的双角色,积极开拓票据转让、信贷资产证券化、应收租赁资产证券化等业务,盘活存量资产,为公司注入更多流动性。

(四)以大数据技术为核心,实现信息化管理决策

财务公司可以通过进一步完善网络平台实现集团资金集中管控:在已经建立的结算网络平台基础上逐步开展资金支付预算控制和电子支付,实现资金支付信息全部通过财务公司支付平台传递,经营性资金全部通过财务公司账户办理,从技术手段上管控资金集中结算。同时,加强对超级网银、对私支付、移动互联、手机APP和手机指纹等新功能的研究开发,提高信息化金融服务能力。财务公司还可以利用积累的大量数据,凭借大数据技术,深度挖掘成员单位的潜在需求,实现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与精准营销。

(五)积极适应市场体制,以长效机制促进才尽其用

财务公司应从体制机制入手,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激发广大员工开拓市场、积极创效的工作热情,更好地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挑战。一方面,优化各部门职责,完善业务流程,明细前中后职责分工,形成分工合作、责任明晰、运转高效的业务运作体系;另一方面,创新选人用人机制,探索部分岗位试行市场化人才选聘,打造一支素质好、能力强、水平高的人才队伍。

(六)通过兼并收购做大做强,突破传统发展瓶颈

受业务局限于集团内部和经营监管层面要求的影响,财务公司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和金融产品持续创新存在传统发展瓶颈。

利率市场化后,金融机构混业经营态势将更加明显。商业银行将通过创新开展基金、证券、租赁、保险等牌照类新兴业务,扩大经营范围和市场空间,以经营多元化应对利率化挑战。在金融混业的环境下,财务公司可以通过兼并收购如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等其他细分行业的金融机构,一方面将公司业务范围和服务对象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另一方面通过与这些机构在业务上的相互融合、渗透,借助金融创新手段,不断丰富金融产品,提高资金运用效率,为客户提供差异性的“一站式”金融服务,从而提升自身竞争力。

三、相关政策建议

(一)适度增加理财产品等业务品种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存款成本逐步上升、存款竞争不断加大,商业银行可通过发行理财产品获得竞争优势,而财务公司则因缺少这一手段处于竞争劣势。财务公司的业务对象均为集团公司成员单位,在理财业务直接对接、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更具优势。因此适度放开理财等业务范围限制,使财务公司以平等主体身份参与市场竞争,既有助于维护公平的金融市场秩序,推动金融市场化改革的神话,又能实现以“金融活水更好地浇灌实体经济之树”的发展目标。

(二)进一步降低财务公司存款准备金率

目前,财务公司试行14%的存款准备金率,按旬于人行柜台缴纳。在差别存准率制度下,财务公司存款准备金率较大型商业银行低5个百分点,较中型商业银行低3个百分点。该差别一定程度上考虑了公平性要求,但似乎仍然不够。考虑到财务公司信用创造能力及派生存款显著弱于商业银行,且其存款资金来源及资金使用流向均直接对接实体经济,合理降低财务公司存款准备金率不仅有利于释放财务公司部分流动性,更有利于财务公司发挥资金集中和管理服务功能,推动货币资金向实体经济倾斜。

作者: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