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金融专栏 > 金融资讯

利率管制“终结”,银行业将面临更大考验

来源: 时间:2015-11-17 【字号:

不足一年的时间跨度内,央行多次降息、降准,并平稳有序地实现了全面的利率市场化,政策力度和频度之大可谓空前。 

从实际效果来看,“双降”一方面有效降低了融资成本,确保了经济下行压力之下的平稳增长,缓解了对银行业资产质量恶化的担忧;另一方面,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引导式的逐步放开,在使商业银行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的同时,也给银行留足了转型发展的空间,倒逼银行提升自身的定价能力,并初步形成了差异化定价格局。 

一、利率管制终结,市场化改革水到渠成 

“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央行的新政意味着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宣告完成,我国的利率管制时代彻底终结。 

实际上,自去年以来,央行在降息、降准的同时,也在同步放开存款利率浮动区间,在此过程中,随着各家银行逐渐形成各自的存款定价机制,利率市场化实际上已经具备了全面放开的条件。此外,伴随着多次降息、降准的逐步落地,期间存款保险制度顺利实施,同业存单发行规模日益壮大,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顺利发行,均为利率市场化的全面落地做好了铺垫,市场化的利率形成机制已经开始发育。 

不过,取消对利率浮动的行政限制后,并不意味着央行不再对利率进行管理,从目前情况来看,“通过央行利率政策指导体系引导和调控市场利率”、“各类金融市场以市场基准利率和收益率曲线为基准进行利率定价”和“进一步理顺利率传导机制”将成为央行下一步构建和完善利率政策体系的着力点。 

二、对盈利的影响:总体不容乐观 

综合多次降息、降准对银行盈利的影响来看,业内专家分析认为,总体仍偏负面。分析16家上市银行的情况不难看到,近一年的降息过程中,随着存款利率上限的逐步放开,前期各商业银行因为存款利率的上浮加大,息差收窄相对明显。 

与此同时,多次降息、降准对理财市场的冲击也非常明显。银率网报告显示,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在今年一季度相对平稳,二季度自5月份开始进入下跌通道,三季度跌幅加深。而就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仍有进一步下跌空间,这将直接冲击银行的主动负债能力。 

三、定价能力:考验刚刚开始 

从目前的存款利率情况来看,银行的差异化定价能力值得肯定。截至目前,所有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已经形成了特定的差异化定价格局,大型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并未在降息后一味提高存款利率,而城商行和农商行则表现出了相对激进的揽存动机。如此一来,差异化定价机制的形成,无疑强化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目前的存款利率定价格局既有利于融资成本的下行,更好地支持了实体经济,也有利于降低银行自身的负债压力。  

虽然商业银行的存款定价能力已经初步形成,而且随着贷存比考核的取消,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也明显提升,但传统的存款立行正逐渐被资管立行所取代,而资管立行对于资产负债匹配能力、流动性管理能力以及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改善盈利结构、助推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银行自身的定价能力和风险评估能力,无疑成为银行业下一步转型的重点。 

作者:
摄影: